人一到30岁,会有这么一个困惑:辛苦了许多年,没房没车,每月只有一点工资。不禁扪心自问,我值钱吗?本书用理论和故事相互配合,解答了人们的疑惑,鼓励年轻人脚踏实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让自己能够在30岁的时候变得值钱,从而渐渐变得有钱。
前言 30岁时你够值钱吗? 人一到30岁,自然而然地就会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辛苦了许多年,可还是要房没房,要车没车,每月就指望着那少得可怜的工资过活。很多人不禁会问自己:我真的就只值这些钱吗? 到30岁的时候,这个问题之所以会时刻萦绕在很多人心中,是因为在这一年龄段,人会面对各种躲不掉的危机,比如说学历日益…… 第一章 有钱的人不一定值钱,但值钱的人早晚会有钱 在历史上,我们见过了不少名震一时的商业巨子,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曾经一手遮天的人渐渐失去了权势,而曾经从未被提起的人却站了出来,形成一股新的力量。比如从前的雷曼兄弟、米高梅公司,它们都创造过无数神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到头来却因为种种原因宣布破产。 当然,有兴必有衰,当这些不符合时代潮流的企…… 第二章 不要把自己变成“储钱罐”,但一定要把自己变成“印钞机” 在生活当中,我们通常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吸金能力强的人往往更容易受到领导的青睐。微软创始人之一、美国商业巨子保罗·艾伦把自己的员工分为两类,一是“印钞机”,另一个则是“储钱罐”;“印钞机”型的员工不但能够通过源源不断地给企业创造财富,还可以带动企业第三产业的快递发展,而“储钱罐”的员工虽然能够…… 第三章 “值钱”之前是你求别人,“值钱”之后是别人求你 与其做一个有钱的人,不如做一个值钱的人。即使自己富甲一方,也避免不了求人。而如果一个人能够让自己不断地“升值”,那么他求人的次数会将不断减少。即使在他值钱之前,也难免会低声下气地求助他人;但是在他值钱之后,由于他能力的提升,本事的增长,更多的时候将会是别人求助于他。 当然,一个人不能奢望自己突然变得…… 第四章 马云、俞敏洪、冯仑都是这样走过的:没钱—值钱—有钱 很多人总是怨天尤人:为什么自己不是出身于富贵之家。但是如果这些人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他们就会发现,人之所以富贵,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出身,而是因为他们比普通人更多了一些让自己变得富贵的能力。更有甚者,大部分成功人士都来自于贫苦的家庭,比如俞敏洪。所以说,不要为自己此时的贫穷而悲戚,而要为自己将来的富裕而努…… 第五章 用能力证明自己,胜过用钞票吹嘘自己 很多人在攀比的心理作用下,总是吹嘘自己有足够多的财富,并以此感到十分荣耀。但是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对那些坐拥百万财富的人并不是十分的崇敬,而更多的是对创造财富的那些人更容易产生崇拜心理。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财富是随时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消失,但是创造财富的能力却永远不会消失。所以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富二代…… 第六章 靠别人都是虚的,靠自己才是最真实的 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很多种,但是途径却大同小异,一种是依赖别人的帮助成功上位,另一种就是依靠自己的实力辛苦打拼,最后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然而成功没有捷径,任何通过别人帮助才建立起来的优势都是不牢固的。换个角度来说,凭借自己的实力打天下,这种略微带有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大无畏精神,自人类起源以来就备受推崇。…… 参考文献 1. 天隅编著《三十岁的男人:三十岁前应做的事》。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2. 聂凌风著《遇见你的贵人》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 3. 宿春礼,李湛编著《二十几岁要懂得的99条人生经验》。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4. 凌志军著《追随智慧-中国人在微软》。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