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伊东忠太1902年4月至次年6月在中国进行历访调查时所保存的5册野外笔记原书进行了拍摄、整理、附加图注以及解说等编纂而成。 900余幅手绘图片,包含建筑文物、风俗古迹,其中大部分图片为彩图。其中所绘建筑,因战乱及自然灾难,有的已损毁,有的已不复旧时模样,伊东忠太的手绘笔记是中国建筑文物难得的历史记录。
编者按 本书是对伊东忠太于1902年4月至次年6月在中国各地进行历访调查时所保存的5册野外笔记原书进行了拍摄、整理、附加图注以及解说等编纂而成。其中大部分图片为彩图,另有少量的黑白图片。 原书 原书由伊东忠太的次子伊东祐信所收藏。 一、封面 原书各册封面上的标题部分是用贴纸制作,伊东忠太本人在贴纸上手写了如…… 第一卷 这次的中国历访之旅开始于1902年。而伊东忠太在之前的1901年刚刚结束他第一次的中国之行。 1900年,中国爆发了以北京乃至华北地区为中心的义和团运动。为了能彻底镇压义和团,八国联军在攻占北京城之后一直保持着驻军,西太后慈禧也为躲避联军而逃往西安。在这段时间内,伊东忠太受日本内阁的命令,前往中国对…… 第二卷 伊东于6月1日从北京出发,开始了前往五台山调研的短途旅行(山西试行)。同行者包括日后在日俄战争中因为间谍行动被俄军杀死的横川省三等两人,他们在北京听闻伊东忠太的调研计划后,决定一同前往。与伊东之后携带清国官方许可旅行不同,这是一次完全自理的行动,途中他们投宿于民间旅店,饮食因为自费而都是些粗茶淡饭,…… 第三卷 从西安去往成都需要经过被李白称为“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如今这条路线的宝鸡到成都段铺设了穿行于山间的铁路。 伊东忠太于9月29日从西安出发,西行至宝鸡。宝鸡至汉中一带有“周公庙”“秋风五丈原”等很多春秋战国到三国时期的古迹。另外,西安作为唐朝都城,周围还有杨贵妃墓等引人思古的故地。汉中是历史名城,伊东…… 第四卷 从重庆出发经由武汉三镇前往贵州省会贵阳的路途,大多都是水路。先从重庆坐船沿长江而下抵达武汉,再在洞庭湖上行舟,经过长沙到达桃源、沅陵,之后便进入了山地。从湖南省到贵州省的山区是少数民族集聚的地方,这里也是此前不久鸟居龙藏在贵州进行民族调研时乘船所到的地方。 沿着长江顺流而下时,自然不会错过巫峡、白帝…… 第五卷 伊东从贵州出发,经由云南前往缅甸的新街。贵州到云南的途中都是山丘地带。云南府即今天的昆明市,因为位处南方高地,一年四季气候温暖,以“春城”为人所知。从云南府通往大理的道路都在平缓的高原。 伊东于4月3日离开贵州,一路上海拔逐渐下降,4月22日抵达云南府。他所走的路线和鸟居龙藏半年前所走的完全相同,根…… 附录1:父亲伊东忠太的背影 附录1 父亲伊东忠太的背影 伊东祐信 汉学 1867年10月18日,父亲出生于山形县米泽市。因为第二年是明治元年(1868),父亲便恰好与“明治”年号同岁。 父亲五岁时进入了藩校兴让馆,从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三字经》开始了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六岁时进京,入学番町小学校,之后又因…… 附录2:伊东忠太年表 附录2 伊东忠太年表 · 1867年 出生于米泽市。父亲为伊东祐顺,母亲为花子(内藤氏)。 · 1871年 四岁。藩学兴让馆入学。 · 1873年 前往东京。今千代田区立番町小学入学。 · 1879年 移居千叶县佐仓,升入中学。 · 1881年 十四岁。返回东京,外国语学校(德语)入学。 · 188……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