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虽同出一宗,情同手足,但个性、信仰、志向、情趣等各不相同,“一个爱钱,一个爱国,一个爱权”。宋霭龄联姻孔祥熙,富甲一方;宋庆龄成为国母,爱国爱民;宋美龄嫁给蒋介石,权势显赫。 本书图文并茂,配有上百张珍贵照片,通过解读三姐妹不同的人生道路,向社会还原了真实的宋霭龄、宋美龄、宋庆龄。
引子 圆寂天堂 |引子| 圆寂天堂 1918年5月3日凌晨3时,这是一个历史可以在刹那间定格的日子。宋耀如,又名宋嘉树,西名宋查理,终于走完了他人生该走的路,享年55岁,身着白衣白裤,静静地躺在上海虹口区的基督教堂里。 偌大的基督教堂,肃穆庄严,四周摆满了鲜花、圣诞树、常青藤;一条条白色的长幡顺着教堂阴森的四壁垂挂…… 第一章 神秘家世 ◎榕树下椰林旁的海南岛文昌县宋氏祖居,高高的门楼仍透着当地大户人家的风范。 宋氏三姐妹不姓宋,姓啥?姓韩。 为了对历史负责,作者三下海南,在南国文昌的椰风蕉雨中,在那椰林深处的宋家墓地,作者辨认着一块块碑文;在文昌县志办公室里,作者翻阅着一本本珍贵的《文昌县志》《韩氏族谱》和《韩氏家谱》;在韩裕丰(…… 第二章 特别教育 在宋氏家庭里,查理夫妇皆是基督教崇尚者,同时,他们也信仰老子的“无为而治”及西方的民主、自由的教育,他们认为传统的“三从四德”是对民主教育的反叛,因此竭力抵制。他们教育孩子要自食、自力、自信、自强,树立男女都一样的平等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心。日后,宋氏三姊妹都有远见卓识,也是对他们这种教育的回报。…… 第三章 中西合璧式教育 霭龄这次是去美国读书,源于父辈的美国教育,也是他们对中国文化一种全新的理解。 霭龄没有了平昔挂在嘴边的美国南方小曲,她把一身洋装脱下,换上了中国旗袍。她不想吃饭,懒得动弹,第一次体会到了惆怅的滋味。 一天,她恹恹地靠在甲板栏杆上,漫无目的地注视着天水相连的远方,她感到海上的景色是如此单调,如此无聊,…… 第四章 总统秘书 ◎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那撇八字胡显示出他做人的一种气质。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以后,霭龄由父亲查理推荐,做了总统的秘书。 电报、函件、请示、报告,像雪片一样,纷纷扬扬落到她的桌上,半天就堆起个小山来。霭龄记性好,遇事果断,再多的事情,她也处理得有条不紊。渐渐地摸着了规律…… 第五章 女大当嫁 ◎1913年,卢慕贞(中)与孔祥熙(右)、宋霭龄(左)的合影。 孙中山卸下总统重担,顿觉一身轻松。他与黄兴约定,自己搞铁路,黄兴去搞大西北的开发,共同把民主主义推向一个实际实施的新阶段。 1912年4月14日,孙中山从南京出发,准备南下广东,开始考察铁路建设。霭龄犹豫不定,自己是继续在下了台的总统身…… 第六章 庆龄婚波 ◎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与宋庆龄在东京结婚后合影。 霭龄离开中山后,庆龄接任了秘书,她不仅在孙中山工作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孙中山,更在精神上支持了孙中山。她对革命的赤诚炽热之心,如同一支火炬照亮了孙中山一度灰暗的心情,使他精神焕发,信心倍增,浑身都流淌着青春般的血液,改造国民党的大业进行得卓有…… 第七章 政治姻缘 进入1927年,宋氏家族内部出现了第二次分裂的危机。如果说宋氏家族的第一次分裂缘起于一场婚姻危机的话,那么,第二次分裂则完全是一场政治危机。导致这场危机的根源是国民党内以蒋介石代表的右派集团,发动了一场背叛孙中山遗训的反革命政变。 1926年冬,孙中山逝世后,北伐军攻下武汉,广东国民政府决定迁都武汉…… 第八章 白色恐怖 如果说宋氏家族第一次分裂缘于一场感情危机,那么第二次家族分裂则造成了一场政治危机。政治把姐妹们分开,但是血浓于水的深情永远无法把她们割裂开来。 随着蒋介石大屠杀的深入,就连血浓于水的姐妹也不放过。1927年7月宋庆龄发表了庄严的“七·一四”声明,声明宣布,由于蒋介石、汪精卫他们所控制的国民党“违反了…… 第九章 暗杀阴谋 6月的南京,温度极高,坐着都浑身冒汗。难怪人们把南京列为中国的四大火炉之一。宋美龄从前线回到南京第一天,刚刚下了一场雨,温度还稍为低了一点。秘书已把一叠文件呈送她的面前。 文件是权势的象征。作为爱权势的宋美龄就像吃饭一样,每天当然少不了看文件。不过在南昌陆军医院这些日子,她确实憋坏了,既看不到机密文…… 第十章 抗日烽火 1936年12月4日。 偌大的洛阳机场。蒋介石在结束“洛阳五十祝寿”后起飞西安。到机场送行的有党政要员,还有一直陪伴他的夫人宋美龄。 这天,刚降过一场大雪,北风一刮,新扫过的机场结着厚厚的冰凌。机场周围的树木缀满银花,建筑物像琼楼玉宇似的闪着耀眼的银辉。宋美龄身披藕荷色的大氅,内有鸭绒马夹,敞领中衬…… 第十一章 三姐妹抗日 自从“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后,莫里哀路庆龄的寓所成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又一条战线上的一个指挥部。 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共产党就向全国发出抗战宣言,红军随即集结开赴抗日前线。 1937年8月13日,日军再次重兵进攻华东门户上海。蒋介石调集70多万军队进行抵抗。 庆龄看到随着国共合作全国新出现的…… 第十二章 情感红灯 人生沧桑,似水流年,不知不觉间,美龄已由一个仪态万方的迷人少女,变成了半老妇人。蒋介石本是上海滩风月场中老手,拈花惹草惯了的,只因为前些年美龄还是青春年华,加上尚须依靠宋家势力维持门面,一时收心敛性,虽有妄想还无妄行。现在眼看美龄色衰,一场抗战又使他威望倍增,黄埔弟子一个个羽毛渐丰,成为掌管军政大权…… 第十三章 豪门恩怨 对蒋家王朝人们有一个统一的看法,那便是: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姐妹孔家财。而蒋介石对手下的各派别有一个奇怪的看法,他总是认为宋氏家族是受惠者,是沾他光最多的;而青帮集团——杜大耳朵、陈氏兄弟,则是必需者,是使他掌权的人。抗战中期,他开始把越来越多的控制权从宋家兄妹手中向陈氏兄弟手中转移。 宋氏兄妹的势…… 第十四章 诀别大陆 抗日战争胜利的锣鼓,没有给霭龄带来什么欢乐。 虽然迁回了南京故宅,却已物是人非,昔日车水马龙的旧居,已门可罗雀。 出国一年的霭龄,感受到了在他们离国期间政界风浪的余浪,她觉得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实在窝囊。经过一个时期的察言观色,决定要孔祥熙再争一争,即使不能东山再起,起码要挽一挽面子。 霭龄找到蒋介石…… 第十五章 俏笑黎明 窗外的雾气尚未散尽,天空阴沉沉的。让人欣慰的是,云隙间,已有一缕阳光顽强地透射下来。 宋庆龄站在窗前,凝视着院子里的几株冬青,思绪却早已飞向遥远的北方。 使她兴奋的是,几乎同时她收到了两封电报,一封是大姐霭龄来自美国的电报,一封是发自西柏坡的电报译文。 庆龄先生: 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已使反动派濒临死…… 尾声 跨越三个世纪的传奇人生 |尾声| 跨越三个世纪的传奇人生 穿越岁月,穿越时空,时间到了1997年3月23日,宋美龄,一位世纪老人迎来了她的百岁华诞。 弹指一挥间,岁月白了头。百年光阴在宇宙间犹如白驹过隙,但对于人生来讲,她有几多感怀,几多惮悟,几多欣喜…… 历史注定这个20世纪不平常。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意日法西斯……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