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史铁生经典散文16篇 朴实的文字记录不平凡的生命轨迹 重新勘校与编辑,展现最真实的文字 《有问集》是“史铁生散文新编”的第四册。 全书收录了《扶轮问路》《爱情问题》《身与心》《昼信基督夜信佛》等史铁生关于灵魂与生命的扣问16篇。 关于爱情、关于信仰、关于肉体,关于心魂,关于来路,关于生命的去向。尤其是《昼信基督夜信佛》,道尽了作者的生命哲学。
神位 官位 心位 有好心人劝我去庙里烧烧香,拜拜佛,许个愿,说那样的话佛就会救我,我的两条业已作废的腿就又可能用于走路了。 我说:“我不信。” 好心人说:“你怎么还不信哪?” 我说:“我不相信佛也是这么跟个贪官似的,你给他上供他就给你好处。” 好心人说:“哎哟,你还敢这么说哪!” 我说:“有什么不敢?佛总不能也是‘顺…… 记忆迷宫 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电脑写作了。人们夸奖“386”比“286”好、“486”比“386”更好,那情形很像是在夸奖这个人比那个人更聪明。就像智力比赛,所谓“更聪明”即是说:运算(理解)的速度更快,存储(记忆)的信息更多,以及表达得更准确和联想的范围更宽广。 于是有一个可笑的问题提出:用“486”写作,会…… 无答之问或无果之行 现今,信徒们的火气似乎越来越大,狂傲风骨仿佛神圣的旗帜,谁若对其所思所行稍有疑虑或怠慢,轻则招致诅咒,重则引来追杀。这不免让人想起“红卫兵”时代的荒唐,大家颂扬和憧憬的是同一种幸福未来,却在实行的路途上相互憎恨乃至厮杀得英雄辈出,理想倒乘机飘离得更加遥远。很像两个孩子为一块蛋糕打架,从桌上打到桌下,…… 爱情问题 有人说,世界上,每分每秒都有贝多芬的乐曲在奏响在回荡,如果真有外星人的话,他们会把这声音认作地球的标志就像土星有一道美丽的环),据此来辨认我们居于其上的这颗星星。这是个浪漫的想象。何妨再浪漫些呢?若真有外星人,外星人爷爷必定会告诉外星人孙子,这声音不过是近二百年来才出现的,而比这声音古老得多的声音是…… 扶轮问路 坐轮椅竟已坐到了第三十三个年头,用过的轮椅也近两位数了,这实在是件没想到的事。一九八〇年秋天,“肾衰”初发,我问过柏大夫:“敝人刑期尚余几何?”她说:“阁下争取再活十年。”都是玩笑的口吻,但都明白这不是玩笑——问答就此打住,急忙转移了话题,便是证明。十年,如今已然大大超额了。 那时还不能预见到“透析…… 老好人 老好人,也叫滥好人,曾经是个温和的贬义词,如今偏向中性,但从来不是褒奖。温和,是说它并不直接表露敌意;曾经呢,则尤其让人想起那个阶级斗争大行其道的年代。 “好人”应属赞美,怎么加上个“老”字就变了味儿呢?其曲折的逻辑大概是这样的:在这个纷争不断的世界上,你可以一时一域被赞扬,怎么可能老被赞扬?可以被…… 人的价值或神的标准 有回在外吃饭,餐厅里人不多,忽一个清晰的女声传来:人的价值不就是社会价值吗?”很是突兀,也不知此前是何铺陈。环顾四周,只见不远处坐了一对中年男女,男人仪表平平,女人着装时尚却似不够协调。见我注意他们,声音于是低下去,但我的听力却随之灵敏了许多。男的接着说:不一样,我跟你说真的是不一样。”女的说:“怎…… 身与心 若把人仅仅视为肉身,余者不过其功能种种,当然就会看人生是一场偶然的戏剧,“死去原知万事空”,及时行乐最是明智之举。可不是吗,既然人曾经是、终归仍不过是一堆平等的物质,又何必去问什么意义。尤其这戏剧不单偶然,而且注定是苦难重重,又何苦对之抱以太多热情,莫如把希望寄于死后或来生——一处清静无忧的所在。这…… 回归自然 所谓“回归自然”,到底什么意思?尤其涉及精神或心性,自然”究竟是指怎样一种状态?是说“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唯无思无念、随遇而安才算自然吗?可人生来就有其代谢机制,又有其感知系统,既是一套生理结构,又是一种精神存在,启动一半关闭一半,难道不是违背自然,倒算回归? “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怎么不好?设…… 喜欢与爱 说真的,我并不喜欢我的家乡,可扪心而问,我的确又是爱它的。但愿前者不是罪行,后者也并非荣耀。大哲有言,“人是被抛到世界上来的”,故有权不喜欢某一处“被抛到”的地方。可我真又是多么希望家乡能变得让人喜欢呀,并为此愿付绵薄之力。 不过,我的确喜欢家乡的美食,可细想,我又真是不爱它。喜欢它,一是习惯了,二…… 看不见而信 科学之要在于“识”,其全部心愿都在弄清楚这个世界,把握它,甚至改造它。信仰之要在于“信”,即认为世界的神秘是人永难知尽的,一代代行走其间,必要有一份可以信赖的引领。 一位朋友跟我说起信仰,有句话令我长思,他说:佛所以比其他信仰更高明,因为佛更究竟。何为更究竟?即更清楚,更彻底。怎么讲?他说:佛已彻底…… “自由平等”与“终极价值” 一个“自由平等”,一个“终极价值”,最是容易让人糊涂的两件事——说一说似乎都明白,来回一问,又绕进糊涂里去。是呀,单从字面看,二者就有冲突——“终极”意味着“唯一”,意味着“最高”,可你让“唯一”去跟谁“平等”呢?而“最高”已然到顶,又如何还能“自由”? 确实如此。“自由平等”在现今大众的理解中是说…… 欲在 信者境界,或可一字概括:爱。思者境界呢,三个字:为什么? 一说到爱,人生之荒诞便似得到拯救,存在之虚无也似有了反驳。但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偏偏是爱而非其他,比如说为什么不能是恨? 若把迁延漫展的人类历史比作一部交响曲,每个人就都是一个音符;音符一个接一个地前赴后继,才有了音乐。这比喻若无不当,恨就是必…… 门外有问 玻尔说:“物理学并不能告诉我们世界是怎样的,只能告诉我们关于世界我们可以怎样说。”据此当可相信,世界自有其——“是怎样的”——面目,只是我们不可能知道,即无论我们怎样观察和描述它,都注定是片面的,甚至是歪曲。而且,这片面与歪曲,并非是由于我们的观察或描述的尚不完善。 “测不准原理”也有这意思:世界原…… 诚实与善思 我来此史(铁生)眼看就是一个花甲了。这些年我们携手同舟,也曾在种种先锋身后紧跟,也曾在种种伟大脚下膜拜,更是在种种天才与博学的旋涡中惊悚不已。生性本就愚钝,再经此激流暗涌,早期症状是找不着北,到了晚期这才相信,诚实与善思乃人之首要。 良家子弟,从小都被教以谦逊、恭敬——“三人行必有我师”,“满招损,…… 昼信基督夜信佛 大概是我以往文章中流露的混乱,使得常有人问我:你到底是信基督呢,还是信佛法?我说我白天信基督,夜晚信佛法。 这回答的首先一个好处是谁也不得罪。怕得罪人是我的痼疾,另方面,信徒们多也容易被得罪。当着佛门弟子赞美基督,或当着基督徒颂扬佛法,你会在双方脸上看到同样的表情:努力容忍着的不以为然。 这表情应属…… 编后记 为史铁生编的四本散文小集,名为《去来集》《无病集》《断想集》《有问集》。这四个书名,都来自史铁生,不是我的创造。言顺则名正。细想起来,“去来”“无病”“断想”“有问”,似正是他一生(或许是二十一岁以后的一生)的愿与行的概括与表达。 2010年编了一本《我与地坛》。那年的最后一天,新出版的样书和史铁生……
精彩评论